1. 首页 >> 百科知识

(菟丝子的功效及用途是什么)菟丝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

菟丝子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。菟丝子不仅是一种古老的中药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也被列为“上品”药材,也是养生益寿的灵丹妙药。那么菟丝子的功效和作用以及食用方法是什么呢?让我们学习边肖来告诉你相关的内容。

目录

菟丝子简介

菟丝子的形态特征

菟丝子的栽培技术

菟丝子简介

菟丝子。(学名:菟丝子。),别名禅真、窦济生、王、黄思、黄思腾、金思腾等。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。茎缠绕,黄,纤细,无叶。花序侧生,少数或多数花簇生形成小伞状或小聚伞花序;苞片和小苞片小,有鳞;花梗稍粗壮;花萼杯状,中部以下合生,裂片三角形;花冠白色,罐状;雄蕊着生于花冠裂片下面稍弯曲;鳞片长方形;子房近球形,花柱2。球形的蒴果,几乎完全被宿存的花冠包围。种子2-49粒,浅褐色,卵圆形,长约1毫米,表面粗糙。

中国、伊朗、阿富汗、日本、韩国、斯里兰卡、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。生于海拔200-3000米的田野边缘、阳坡、路边灌木或沙丘上,通常寄生于豆科、菊科、蒺藜属等多种植物上。

本种为大豆产区有害杂草,对亚麻、苎麻、花生、马铃薯等作物也有危害。种子入药,有滋补肝肾、益精壮阳、止泻的作用。

菟丝子是补肾、补肝、补脾的良药。临床上主要用于肾虚、腰痛、阳痿遗精、尿频、宫寒不孕、大便溏暗等肾阴阳虚证。

菟丝子味甘,性温,归肾、肝、脾经。具有滋补肝肾、固精缩尿、安胎、明目、止泻的功效。最早发表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被列为上品。总的来说,甘味有滋补作用,味甘微温,能中和之气,既能补阳,又能益阴,具有温而不燥,养而不滞的特点。固精安胎对性激素的影响。中医认为,肾是先天之本,内含袁茵和元阳,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本,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。

& lt& lt& lt返回目录

菟丝子的形态特征

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。茎缠绕,黄色,纤细,直径约1毫米,无叶。

花序侧生,很少花或多花簇生形成小伞状或小聚伞花序,几乎没有总花序梗;苞片和小苞片小,有鳞;花梗稍粗壮,仅1毫米长;花萼杯状,中部以下有节,裂片三角形,长约1.5毫米,顶端钝圆;花冠白色,壶状,长约3毫米,裂片三角状卵形,顶端尖或钝,向外反折,宿存;雄蕊着生于花冠裂片下面稍弯曲;鳞片呈长方形,边缘有长流苏;子房近球形,花柱2,等长或不等长,柱头球形。

蒴果球形,直径约3毫米,几乎完全被宿存的花冠包围,成熟时分裂整齐。种子2-49粒,浅褐色,卵圆形,长约1毫米,表面粗糙。

& lt& lt& lt返回目录

菟丝子的栽培技术

菟丝子人工栽培与豆科植物混播,生育期100d左右,其种植技术为6月中下旬采种和种子处理,先播大豆,再播菟丝子与大豆混播。

在整个畦面上,按30厘米的行距开沟播种大豆。大豆种子用量为180~225kg/hm2(约为常规大豆播种量的两倍)。培育菟丝子寄主植物的关键是大豆出苗后要精心管理,保证整苗、匀苗。首先,大豆要生长旺盛,为菟丝子提供良好的寄主植物。大豆株高20~25cm时,播种菟丝子需要15天左右。不要过早播种,否则在它出现后如果找不到寄主植物就会死亡。菟丝子要种在黄豆树旁边,越靠近黄豆树越好。播种时,应在大豆幼苗旁边沿畦开犁沟,菟丝子应与细沙混合均匀。然后,种子应均匀地播种在犁沟中,并用肥沃的土壤覆盖。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为宜,7天左右即可出苗,耗种量22.5kg/hm2。

& lt& lt& lt返回目录

菟丝子功效及功能知识相关文章;

★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

★中药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

★中药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

★菟丝子的功效及注意事项

★菟丝子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?

★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

★菟丝子的功效与食疗

★菟丝子的功效、作用及食用方法

★菟丝子的药理作用及鉴别方法

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